“致敬银龄力量”全国老年期刊山东联合调研采访团走进青岛市南区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3-06-10 38.3万

记者 张晓丽 通讯员 叶香君

6月9日,中国期刊协会老年期刊分会“致敬银龄力量”全国老年期刊山东联合调研采访团走进青岛市市南区,调研采访市南区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助力城市更新情况。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王观止,青岛市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蕾参与调研。  

本次调研采访活动由中国期刊协会老年期刊分会、中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主办,老干部之家杂志社承办。活动聚焦我省离退休干部在助力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典型人物和集体,组织包括齐鲁晚报在内的,来自河北、辽宁、吉林、江苏、江西、山东、湖南、贵州、甘肃等省份的十余家老年期刊社长、总编及编辑、记者30余人,到青岛、威海、淄博、烟台、潍坊等地开展联合采访,用大流量弘扬我省离退休干部及老干部工作的正能量。

感受老青岛情怀,老街里温度  

体验市南区城市更新新模式

在青岛市市南区老城区中山路周边,联合采访团领略了市南区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所呈现的“历史场景再现、文旅业态导入、文化科技体验”城市更新新模式。采访团对市南老城区的涅槃重生,深感震撼。采访团了解了市南区广大离退休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的“爱老城 聚力量 促发展”系列活动,推出的“老青岛情怀,老街里温度”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在老城区推动建立“老街里银龄先锋服务站”,组建“老街里银龄先锋指导团”、“老街里银龄先锋啄木鸟队”“老街里银龄先锋义务讲解队”等老同志发挥作用平台阵地和志愿服务队伍工作情况。采访团对市南老干部助力城市更新的做法,赞不绝口。

老街里驿站 “初心如磐”的老书记

在“6020红色集结号”老街里驿站,听取了中山路街道离退休干部综合党委书记宿韶华关于老街里驿站的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的讲解。采访团对“微驿站”释放的“大能量”表示肯定。  

老街里服务站 “焕发青春”的新团队

在老街里银龄先锋服务站,采访了正在服务站为游客服务的老同志志愿者,他们会定期更新配备的“百宝箱”、急救箱等物品,更好地为老街里游览者提供暖心服务,他们的言传身教也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带教指导。老同志们还成立了“银龄先锋啄木鸟队”,通过开展“文明随手拍”等活动参与网格基层治理。

城市记忆馆 “声生不息”的金话筒

在青岛市城市记忆馆,采访了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原资深主持人刘智璞,他正在为前来开展研学活动的德县路学生讲解老青岛、老建筑、老物件故事,他们将亲身经历和深刻感知融入其中,娓娓道来,研学团和采访团都听得津津有味。

大街小巷处 “专属青岛”的创意范

采访团还面对面采访了城市更新建设亲历者变身老街里宣传者的李庆、退休教育专家变身老城历史专家的侯修圃、通过走街串巷直播青岛历史收获众多粉丝喜爱的“花样爷爷”沈明书、策划系列老城新貌摄影展的退休资深媒体人隋以进等老同志优秀代表。  

相约老城区 “共话发展”的好点子

采访团调研了正在举办的题为“生长”的市南区离退休干部摄影展,采访团被老同志用光影记录老城区的发展变化、表达对青岛的热爱深深感染。老同志们说:“市南区邀请离退休干部代表参加了‘2022青岛·市南首届上街里啤酒节’特邀专场活动和2023年元宵节‘老城区启新篇 老干部逛街里’活动,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上街里的回归、老城区的复兴、区委区政府盘活老城的初心、决心和成效。”

采访团一行通过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深刻感受到市南区离退休干部对老街里有热爱、有情怀、有关注、有付出。他们为助力城市更新贡献了银龄力量、展现了银龄风采,未来也将坚持积极发挥媒体优势,讲好老街里故事,传播好“市南经验”。市南区将以此次联合采访活动为契机,梳理总结,查找不足,积极围绕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搭建更多平台,探索更有效的实践载体凝聚更多老同志致持续发光发热,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贡献“银龄力量”。

责任编辑:张晓丽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