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创新到产业升级,看山东如何与跨国公司携手共进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5-17 3055

5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在青岛市城阳区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召开,发布会以“服务跨国公司 山东在行动”为主题,全面展示山东深化与跨国公司合作、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山东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始终将跨国公司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伙伴。自1987年第一家跨国公司德国汉高乐泰落户山东以来,山东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山东在营外资企业达1.9万余家,其中2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943个项目。

跨国公司为何“偏爱”山东?

从德国汉高乐泰到阿斯利康,从采埃孚到海克斯康,2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投资943个项目,跨国公司已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好伙伴”。

阿斯利康青岛工厂总经理袁旭宜直言,选择山东源于三大优势:经济大省的产业基础、供应链完备性以及政府的合作诚意。阿斯利康在青岛的项目总投资达7.5亿美元,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并实现“零碳工厂”目标。袁旭宜表示,山东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府在项目审批、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高效服务,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创业”。

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勇则用数据说话:自2015年正式运营以来,企业业绩增长超30倍,成为集团在中国区最重要的真空泵生产基地。他特别提到,青岛市政府在人才招聘、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快速响应,让企业“难题第一时间解决”。这种“政企互动”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效率,更在集团内部赢得赞誉。

海克斯康集团大中华区执行总裁詹亚南也讲述了企业三十年深耕山东故事。作为全球数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三坐标测量仪器制造商,海克斯康自1993年将大中华区总部落地青岛以来,历经三次搬迁,每次扩产后产能均实现4倍增长。2000年销售收入仅约5000万元至6000万元,2024年大中华区整体营收已达70亿元至80亿元,增长约55倍,成为集团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板块。

政策创新:从“服务大使”到“全生命周期护航”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是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全省商务系统全力服务跨国公司在山东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庆伟表示。

山东的服务跨国公司之路,始终与政策创新同行。为支持跨国公司发展,山东不断强化政策供给。2024 年,山东以 “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 作为 “新春第一会”,出台了《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为跨国公司来鲁投资兴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今年,山东又出台《2025 年稳外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0 条务实举措,进一步完善投资促进权益保护等外商投资 “全生命周期” 政策体系。

张庆伟介绍,山东自2015年起推出“服务大使”制度,3000余名“大使”实时服务外资企业;2020年上线“山东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诉求1400余个;2023年开展“进现场、解难题、促发展”专项服务,推动解决问题4500余个。2025年,山东启动“服务保障进外企”专项行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服务。

在生物医药领域,山东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集成度高的举措。山东省药监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林炳勇介绍,山东通过“药品23条”“中药30条”等政策,对1类创新药分阶段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补。拜耳医药、默克医药健康等跨国药企纷纷落地,形成了医药产业对外开放新高地。

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万胜则以阿斯利康项目为例,展示了青岛的“青岛速度”: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施工许可,次年开工、当年封顶。这种“一体化”推进机制,让跨国公司感受到“山东效率”。

产业升级:跨国公司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跨国公司不仅是投资者,更是山东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山东产业体系完备雄厚,拥有全部 41个工业大类,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的战略支点。近年来,山东与跨国公司不断加强重大技术研发协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促产业迭代升级。

张庆伟透露,2020年至2023年,山东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从4.6万人增至6.5万人,研发投入从182.9亿元增至233.6亿元。外资研发中心达60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例如,山东中金岭南与加拿大BBA公司合作,提升有色金属产业高端化水平;日本小松在济宁新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提升工程机械产业层级。

青岛则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为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招引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陈万胜表示,青岛将依托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专业园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东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占比达到 44.2%,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德国采埃孚、瑞典海克斯康、英国埃地沃兹、新加坡联测优特半导体等一批强链扩链项目先后落地建设,27个项目被纳入全国重点外资项目,成为山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峰会赋能:永不落幕的国际化平台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作为山东省和商务部精心打造的重要开放平台,已成为服务跨国公司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平台。

峰会秘书处专职副秘书长蔡培安介绍,峰会秘书处坚持当好跨国公司的“首席服务官”,持续助力跨国公司了解中国、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前五届峰会共吸引境内外421家世界500强企业、967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会,累计签约投资项目592个,总投资698亿美元。

峰会秘书处不仅在会期提供高效服务,更在会后常态化跟进项目落地。例如,2024年推动200余个新项目落地,实际利用外资约占全省的1/5。蔡培安表示,第六届峰会将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推出场景招商、资本招商项目信息,让每一次握手都成为产业联姻的序章。

张庆伟表示,山东将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提升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平台能级;以服务业开放为契机,拓展金融、电信、医疗等领域合作;以营商环境优化为保障,构建“企事有解”服务体系。从政策创新到产业升级,从营商环境优化到国际化平台赋能,山东正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行动,与跨国公司共享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张阿凤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