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在阿斯利康青岛生产基地举行“服务跨国公司 山东在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万胜介绍,目前已有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设立412个项目,青岛正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投资的重要门户。
青岛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突出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兴业的热土。2024年,青岛经济总量达到1.67万亿元,增长5.7%,常住人口达1044万。青岛不仅是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和太平洋的重要门户枢纽,还拥有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交通优势,以及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
近年来,青岛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已有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设立412个项目。其中,阿斯利康全球产能最大的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成为青岛服务跨国公司高效投资的典型案例。该项目2023年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拿地、当年施工许可,2024年做到当年开工、当年封顶,累计总投资额已达到7.5亿美元。
陈万胜介绍,青岛正以“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为重点,围绕“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十大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产业招商方向和细分赛道,持续深化与跨国公司的务实合作。
在打造“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方面,青岛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等先导产业,突出数字化、智能化、跨界化、融合化发展,依托专业园区,大力招引设备制造商、材料供应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同时,聚焦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着力招引研发中心和核心部件生产基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生态化发展。此外,青岛还将鼓励本土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实现以“订单”促投资、以“市场”促投资。
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方面,青岛将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化工产业向高端绿色迈进,打造高端港航服务业,提升海洋文旅品质。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总部型”海洋装备制造产业,提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创新力,推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发展,突破提升海洋新能源产业。青岛还将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深海开发产业赛道,塑造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先发优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
在十大现代服务业方面,青岛将以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为契机,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会展、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十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