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书记杨本凯,9年带出一个“全国文明村”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09:1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大杨庄村位于冠县柳林镇北侧,总耕地面积2178亩,人口1865人。9年前,这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环境脏乱差的落后村,可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大杨庄村的变化,离不开村书记杨本凯。5月27日,聊城市政府召开“榜样在身边”系列记者见面会,杨本凯讲述了自己带领村庄发展的故事。

2016年,杨本凯响应政府“归雁工程”的号召回乡经过选举担任村支部书记。上任后带领全体村民修建桥梁31座、公路10公里,打通8条断头路,整治坑塘60亩,栽植绿化苗木20万株,安装路灯332盏,新打机井38眼,建设了2000平米的文化广场和群众服务中心。近年来,又先后完成道路拓宽2.2公里,胡同铺设4500平方,完成村庄美化9600平米,绿化苗木月季栽植3万棵,新建高标准篮球场等,大大改善了村庄面貌。

2017年,杨本凯率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集约化种植全村托管土地1300亩,发展了100亩冬暖棚,200亩春秋棚、200油桃棚,让土地效益实现了质的飞跃。村庄糖果企业发展迅速,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年产量达1500吨,销售额达850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20人,平均增收2.3万元/人。依托“博士小院”,与齐鲁工业大学携手,引入果酒加工精酿项目已投产达效。还创新推出了“村庄+基地+院落”的研学模式,年接待学生10万人次。建设“彩虹谷”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器,吸引15个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落地。实现了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2024年,村庄种植加工及研学项目营业额达500万,利用村集体产业项目收入免除村民需承担的各项生产性费用,推出“党建+幸福食堂”的养老模式,解决了75岁以上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村民共享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原来的“落后涣散村”大杨庄实现巨大变化,相继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景区化村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国家3A级景区,通过省级乡村民宿集聚区验收。

大杨庄村发展成为了全国文明村、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杨本凯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第七届齐鲁之星”“山东省社会化拥军先进个人”“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见面会上,杨本凯表示,下一步将打通农文旅闭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平原地区探索出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做出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李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