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孔雨童
近日,北京市民任先生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给赛里木湖景区提建议——该景区一处木质楼梯,因为缺乏视觉区分,台阶仿佛平地,很容易眼晕踩空。在该视频发布不久,景区就联系了任先生,并安排工人给楼梯边缘涂上油漆,用以标记。
我们在不少景区都见过类似木条拼接的楼梯,或也曾有过眼花、不小心踩空的经历,但对此认真提建议的不多,景区第一时间反应、“整改”的恐怕更少。因而,这一事件中任先生的主动、责任心;景区重视游客感受,不因“皆是如此”无视搪塞,而是尊重客观事实、科学规律,第一时间改进,都值得褒扬。
解决问题的速度,映射出的是服务机构的待客态度、上心程度。在网友声音中,我们也看到不少类似的旅游“状况”:路面好看但易滑,标识时尚却不好辨认……相关景区不妨“对号入座”或举一反三,在服务细节上再多些用心,不空有形式更重视实质,以此导向更好的口碑和发展。
而此次的“良性互动”也给我们一些有益启示。在旅游热的当下,游客、景区都可以成为改进观光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的“主角”。遇到涉及安全、体验感的质疑,前者不以“只要不出事”“反正下次不来了”的态度高高挂起,提出“问题”;后者不将合理意见视为“挑衅”“找麻烦”“生舆情”,积极沟通、集纳民意,解决“问题”,反而能取得双赢。
从这个意义上说,赛里木湖景区涂在木质阶梯上的油漆,也可视作一道景区、游客友好关系的美好标记。它说的是要以该有的初心对待褒扬与建议,记住“你好我也好”。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