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财经|大额存单转让潮再现,是都投向火热的股市了吗?

果然财经 08-25 150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睿

8月25日,A股市场继续走高,沪指逼近3900点,收盘报3883.56点,日内上涨1.51%。市场成交额超3万亿元,刷新年内成交额纪录。

来源:Wind

与此同时,银行大额存单转让市场也热度飙升,在多家银行手机APP的转让专区,大量存单被持有人以小幅折价的方式挂牌出让,部分产品甚至刚购入数日就被急售,引发市场对资金流向的热议。

大额存单“拼手速”,有存单仅持有数日就转让

“上周刚抢到一个2%以上的大额存单!”最近,90后投资者苏女士刚办完婚礼,手中尚有闲钱想进行一些投资,她蹲守多家银行APP转让区,成功抢到一张“心仪”的大额存单,“我这张存单,原本年利率为1.55%,但是因为转让方让利,实际年化收益率大概在2.54%。”

记者观察发现,多个银行 APP 转让区让利产品密集,以招商银行为例,不少持有仅10天左右的存单伴随小幅让利挂牌,剩余期限不足20天、本金20万元的存单也频繁出现,且转让成功的存单到期测算年化利率多高于在售产品。有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需要用资金了,又想快点儿转出,客户往往就会让利转让。”另据媒体报道,在某城商行的大额存单转让区,8月21日以来转让存单成交测算到期利率超2.4%,最高达4.65%,远超该行新发行的3年期存单2%的利率。

“这种现象让人联想到去年9月的类似行情。”上述银行人士表示。据了解,2024年9月份,由于“政策组合拳”刺激,股市快速冲高,大额存单转让市场同样热闹非凡。工商银行数据显示,该行2024年9月27日投资者银证转账资金变动情况净值飙升至7.04,周度均值为3.13,在当时创下2021年以来三年半的新高,这也被业内称为“9·24”行情。而如今,相似的大额存单转让热潮再次出现,不免让市场猜测,是否又有大批资金要涌入股市。

资金流向多元化,股市并非唯一目的地

“我转让大额存单是为了给孩子提前准备教育金,打算购买一款稳健型的教育金保险,虽然收益不如股市可能带来的收益高,但安全性更高,也能强制储蓄。”85后李女士说道。上述银行人士也告诉记者,她的客户中约有三分之一将资金转投了理财、保险等。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7月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历史上非银存款增速上升通常由于两方面因素:存款进入券商保证金账户准备入市;居民申购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基金等产品,非银机构认购定期存款。另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稳健型投资者仍是主流,但保守型和进取型投资者的力量都在增强,反映出投资者对理财市场的参与度和认知度在提高,投资行为也更加多元化。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采访时也表示,虽然随着股市行情的好转,部分资金可能会被吸引至股票市场,但是鉴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低风险特性,根据历史规律来看,其受欢迎程度不会下降。

建议理性配置,避免盲目跟风

不过,面对大额存单转让潮与多元的资金流向,业内专家纷纷提醒投资者,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规划,避免盲目跟风操作。

王蓬博表示,当前A股市场回暖,赚钱效应明显,投资人投资热情高涨,但是股市波动巨大,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邵宇则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给出建议,当前市场出现高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齐涨,而债券等资产表现承压的独特现象,股债“跷跷板”效应近日尤为明显,因此推荐投资者采用“杠铃策略”进行资产配置,即风险资产跟避险资产同时重仓配置,其特征在于“进可攻退可守”。

此外,针对大额存单转让市场的投资机会,上述银行人士提醒,投资者在“蹲守”转让存单时也要注意风险。部分转让存单可能存在潜在的法律纠纷或条款限制,投资者在购买前要仔细阅读转让协议,了解存单的剩余期限、利率计算方式、转让费用等细节,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损失。同时,不要因为追求高利率而盲目抢购,要结合自身的资金使用计划选择合适的产品。

责任编辑:尹睿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