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以纯真之眼回望童年

随笔 昨天16:48

文|钟倩

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说过:“我认为一个人只要能保有他孩提时代对树木、池鱼和蝴蝶的钟爱……那么他就更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安宁的、值得尊敬的未来。”读完张炜先生的新书《狐狸,半蹲半走》,我对这个观点更加深信不疑。作家与自然“不隔”,方能看见自我。

书中,海边、小屋、外祖母、满眼好奇的少年,以及花虎、刺猬、黄鼬、狗獾等玩伴,作者用细腻而真挚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瑰丽动人的星海林野自然长卷,把生机盎然的童年讲给大家听。

当下,老作家书写童年的作品大量涌现,不外乎三种类型:回望、抒情、寓言。张炜的作品介于回望与寓言之间,他以纯真之眼回望童年生活,以胶东半岛为圆心,用心捧出《少年与海》《寻找鱼王》《我的原野盛宴》《橘颂》等。

然而,《狐狸,半蹲半走》不同于此前的作品,他以第一人称“我”娓娓道来,用一个又一个神秘的故事串联起全书,耐读、有趣,又意味深长,传递原初的感动和隽永的哲思,仿佛把读者一下带回童年时代,在记忆反刍中回味过往的爱与忧伤。

作者开篇即铺展开斑斓的童年画卷:夏夜星空、沙地、果园、偷果子的少年,一个奔跑的少年形象呼之欲出,使人不禁想到《去老万玉家》中的舒莞屏,一句“美少年总是要历险的”道出真谛。他频繁地运用少年形象,在于表征一种精神,向上的、昂扬的,甚至野蛮的,但野蛮不是粗野,而是强旺的原始力和创造力。

“我会将记忆中的那些好时光拿出来与人分享,这对自己也是一次犒赏。我庆幸的是,自己也加入过草垛旁的一伙,也在狗吠中奔跑过,也曾拥有一片清朗的星空。”在张炜眼中,不断回望童年,深掘精神富矿,不啻于重新遇见自我。而对原初的、激越的、美好的珍视与挽留,关乎精神层面的完整性和对话性,足可见他下了一番功夫。

我甚至觉得,书名中的“半蹲半走”并非单纯指向可爱的狐狸,同时还是对成人世界的一种精神重构——如果一个人忘记了从哪里出发,他与这个世界背道而驰,精神世界的缺钙与坍塌才是最致命的。因此,作者不惜笔墨写动物的细节,实际是在写人性景深,用外祖母的话说:“爱动物不是教出来的,是天生的。”

全书的草蛇灰线是“讲故事的人”。父亲在南山水利工地,回来一趟需要两天一夜的时间;母亲是园艺场临时工,从事嫁接果木劳作。平日,“我”与外祖母相依为命,通过外祖母、父母、牧羊人、丁场长、村里人、“干妈”等人的讲述,打开一扇精神视窗:奇幻的、险峻的、好玩的、未知的,让新鲜的空气涌进来,异质性呈现比过去更彻底。而交换故事的条件是“零嘴儿”,野味组成的原野盛宴,成为一条独特的叙事线索:果酱、切糕、地瓜糖、无花果、酸梅汤、小鱼干……

“我们这一生,会一次次和动物朋友告别。”告别动物就是告别童年,作者从童年腹地跋涉而来,一次次深情回望“来时路”,愈发体味生命的艰困与文学的奥妙。

他的语言干净、有力、温存,质朴如画,唯美如诗,律动如乐章。

第一次看见大海,他写道:“大海的声音多种多样,如果是哗啦啦的大声,那就是大风天了。最不可思议的是另一种声音,它既不同于涨潮,也不是大风天的海浪,而是没法形容的闷声,就像一个巨大的石碾压过时发出的隆隆声。外祖母说:这是发海。”

万物皆有声音,当网络的喧嚣覆盖人世间,到哪里去倾听自然?声音里内蕴着一种久违的呼告:回归。

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林间的“朗读者”:喜鹊、斑鸠在草棵下歪头倾听,野兔自远处赶来,刺猬则一动不动,就连那只叫花虎的大狗也挺身侍卫,“朗读开始了,猫眯着眼看我,狗把鼻头舔得锃亮……刺猬终于来了,踩得落叶沙沙响。”然而,“当我喘口气的时候,它们才开始议论起来,伸个懒腰,一阵交头接耳。我重新读书时不得不用更大的声音,它们也就安静下来。”

童年是生命的黄金,是让人一步三回头的精神原乡。

大海、打船、“海瘾”、“黑煞”、海边鱼把头;果园、大食堂、海棠果、葡萄园、护园老人;洼里镇、赶大集、小人书;西岚子、“摔窝窝”、认干妈、摘“狄谷佬”(春天的第一道美食)、鱼汤煎饼;外祖父、医生、白色礼帽、地窖、阁棚、大柴垛、《山海经》……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以上这些关键词在作者的长篇小说《去老万玉家》《河湾》《独药师》里都能找寻到确据,换句话说,每组关键词都不可或缺,乃是文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之所以重新呈现,并非重复过往,而是一次全景式回望,以看清局部与历史细节,从中汲取精神的养分,这也从侧面证明,童年是常写常新的,童年是挖掘不尽的,精神的投入程度与思想的开阔程度成正比。

我由此顿悟:童年与心智有关,与年龄无关。就像《橘颂》里年过八旬的老文公,冬日将尽之时烹制槐花晚宴招待友人,他是多么富有与浪漫。

留住童年、回归本真,是永不过时的文学母题,也是身为作家耐住寂寞、开掘崭新天地的神圣使命。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孔昕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