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算账的临沂人,怎么搞体育?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4:46 132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市场主体153万户,每7个人里就有1个民企老板。坐拥中国北方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地和专业批发市场集群,临沂人做事也喜欢提前“算算账”。

如今这把“算盘”拨响了体育这块新领域。

8月26日,山东省第26届运动会开幕式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临沂市举办。主屏幕上倒计时时间亮起,临沂市正式进入“省运时间”。在临沂人眼里,这不只是一场体育竞赛,更是一个绝佳的招商项目和民生工程。他们要用搞批发、做物流的精明头脑,算出一本独特的‘体育经济账’。

场馆建设的“精明账”

这笔账,首先算在了比赛场馆的“赛后”上。 

“哪怕省26运动会还有一年时间才举办,我们场馆现在的人气就很旺。”8月26日,走进临沭体育馆,负责场地运营的利城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宗达指着头顶可伸缩的看台和场上可移动的座椅说:“我们这可不做一次性买卖。省运会时,它是专业的比赛场馆;赛后看台一收、隔断一打,立马变身多个适合市民健身的羽毛球、篮球场。”

这座总占地150亩体育馆,在第26届省运会中,将负责承办摔跤、柔道等赛事项目。而如今,临沭县的群众已率先享受到这些设施带来的便利:健身房、游泳馆、儿童防溺水基地、室外足篮球场一应俱全。其中50%为低收费场馆,50%为免费场地,全天全面向公众开放。

这正契合了临沂“赛建民用、一场两用”的精明思路——既算赢了眼前的“比赛账”,更算透了长远的“民生账”。

7月25日,平邑县代表队夺得首届红色沂蒙城市足球联赛冠军

8月25日晚的临沂奥体公园室外田径场人流如织,一个月前,这里刚刚吹响首届红色沂蒙城市足球联赛决赛的终场哨声。有赛事便搭台唱戏,赛事落幕则敞开厅堂,惠之于民。这座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总投资76亿元的体育公园,从设计之初就杜绝了“为赛而赛”,规划好了赛后向市民开放的完整流程。

“虽然距第二十六届省运会还有一年时间,但我们从两年前便开始布局,从体育赛事到演艺活动,不断用流量给全民健身打广告。”临沂城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苏韧介绍,就像是临沂批发市场里“前店后厂”的模式,场馆既是承办赛事的“门面”,更是未来持续产生健身消费和举办全民活动的“厂房”。

精打细算的临沂人,绝不容许如此巨大的资产在赛后“闲置库存”。

青少年体育的“长远账”

另一笔账,则稳稳地算在了“人”的身上。

8月24日,2025年全国U14青少年篮球联赛女子组决赛在鹭岛厦门落下帷幕,由主教练陈允利带领的临沂一中女篮梯队的姑娘们代表山东摘得全国季军,取得了临沂市篮球运动在全国U系列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临沂一中女篮梯队代表山东摘得全国U14青少年篮球联赛女子组季军

在临沂第一中学,分管学生体育发展的教务处副主任翟文华算了一笔“教育账”:“我们和高水平教练合作,从小学和初中选拔好的苗子建设体育人才梯队,经过指导训练,在各项全国赛事上实现成绩突破。”翟文华介绍,学校还对体育特长生实行单独走班政策,由副校长带队,加强辅导文化课程,让孩子既能搏奖牌又不误升学——既算清了眼前的“升学账”,更投下了未来的“人才账”。

8月17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霹雳舞项目,平邑县第一中学学生郭朴摘得金牌

事实上,像这样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临沂早已不是个例。今年5月,沂南二中女足问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比赛,多名足球队员被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预定”;也是在5月,临沂四中男子手球队在2025年全国青少年校园手球联赛U16北方赛区中,从全国15省市33支劲旅中杀出重围全胜夺冠;平邑县第一中学学生郭朴,今夏三个月内3度摘下世界霹雳舞赛事金牌......

这些学校不约而同地走出了一条“体育育人”的务实之路——既看重比赛成绩,更看重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的落地,离不开政府在资源和制度上的有力支持。通过持续投入专项经费、推动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将体育真正融入教育日常。这笔看不见的“人才投资”,不急于求成、不只看奖牌,而是在每一天的训练、每一滴汗水中,悄悄生根发芽。

赛事经济的“流量账”

而最精明的一笔账,莫过于算准了赛事的“流量”。

时间拨回8月22日第六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首日,2万人怀着期待走进临沂国际博览中心,476家体育企业带着自家的“爆款”开门迎客。

8月22日第六届山东体育用品博览会首日,超2万走进临沂国际博览中心

 负责本次展会举办的山东福瑞德国际会展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姬广红打了个比方:“办一场体育展会,就像搞一次全国规模的‘大促’,关键是把人气‘引流’过来。” 姬广红介绍,为了这次展会,早在半年前他们便与山东省各项体育赛事结合,将会展信息融入体育赛事氛围,提前营造声势、精准引流,打造“以赛推展”联动的综合效应。

这种“引流”思维,临沂体育早已在各项实践中屡试不爽:2024年,从国家级赛事到国际级角逐,50多场高端赛事在临沂轮番上演,吸引了4.6万多人次的外地游客涌入临沂,吃住游购,真金白银的消费额来到3.6亿元——赛场上比的是成绩,赛场外赚的是效益,既赚足了现场的“热闹账”,更做大了整体的“消费账”。

8月23日,2025年中国皮划艇公开赛在临沂启幕

赛事的引流效应远不止于赛场之内。8月23日,正当体育博览会上人声鼎沸时,十公里外的沂河之上,另一场“流量盛宴”也在同步上演:2025年中国皮划艇公开赛在临沂启幕,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的两百余名皮划艇选手挥桨竞渡,百舸争流——第十四届沂河体育嘉年华又一次迎来远方的客人。清澈的沂河水道,不仅成为竞技的舞台,更转化为带动消费的“黄金水道”,水上风景再一次转化为“身边经济”。

一场赛事,就是一串消费链;一个节会,就是一次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喜欢算账的临沂人,正通过多元化的体育场景,把滚滚人流变成真金白银的经济增量,把这本“流量账”算得明明白白。

责任编辑:李其峰

李其峰

脚下乾坤大,笔底天地宽。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