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协会麻醉分会学术年会近日于广州召开,应大会主席熊利泽教授和冯霞教授邀请,安建雄以“麻醉精神医学”为题做专题学术报告。安建雄首先介绍了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同事张军桥的英雄故事,称颂张军桥是心肺复苏之父Peter Safar的国际传人。
失眠、抑郁和焦虑等精神/情绪与行为障碍类疾病,通常持续多年,最终形成慢性病,住院一般需要数周或数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的观念已经成为医学和社会共识。安建雄认为,麻醉医生具有快速和个性化两个明显特点,他带领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用麻醉学原理和技术治疗疑难病,探索“慢病快治”的可行性,用仿生睡眠滴定、居家睡眠调控,多模式睡眠、两快一滴定、超级电休克、超级磁休克和多模式快速抗抑郁等原创技术,治疗慢性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和情绪障碍类疾患,获得一系列创新成果,2023年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创建麻醉创新研究院,2024年在秦皇岛市成立麻醉精神医学研究机构。据悉,安建雄先后在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等学术组织发起麻醉创新诊疗学术分支机构,牵头并联合精神和神经医学同行,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为麻醉创新诊疗精神与情绪障碍类疾病奠定良好基础。安建雄就麻醉精神医学新概念、技术和理论支持进行描述。安建雄认为,单从细胞、核团回路和脑区等局部干预,很难满意地解决精神情绪类疾病,在发病机制和干预手段上,应考虑汲取中医宏观理论和干预思路。
安建雄在报告中还介绍了团队近期麻醉创新诊治阿尔茨海默病、幽闭恐惧症、阿斯伯格症、抽动症、酒精和丙泊酚成瘾、双相情感障碍等疑难病的研究进展。在介绍新冠后遗症解决方案时安建雄指出,一个新型学科的前景取决于学科带头人的眼光,需要特别关注百姓与国家重大需求,并力争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安建雄演讲最后提醒与会代表:麻醉本身并不能治疗疾病,麻醉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诊疗疑难病;而创新工作最重要的是思想解放。
据悉,2024年,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由安建雄团队诊疗并出院的一千七百余例病人中,17%有轻生倾向,多模式快速抗抑郁挽救了数百个生命和家庭。据悉,近年来,安建雄团队还通过举办麻醉创新诊疗学科带头人培训、睡眠医学中国行全国巡讲等形式,为国家培养抑郁失眠和疼痛创新诊疗人才千余名。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