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樊伟宏 通讯员 边晓霞
“医生,我胸口疼得厉害,还冒冷汗……” 凌晨2点多,一名35岁的患者被剧烈胸痛惊醒,疼痛顺着他的左肩蔓延,伴着手心的冷汗和止不住的恶心,他赶紧拨打了120。谁也没想到,这个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甚至不抽烟喝酒的小伙,正被一场凶险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盯上”了。
到达现场的世博高新医院120急救团队第一时间为患者做了心电图,结果却让医护人员犯了难:没有典型的ST段抬高,也没有高尖T波,看起“不像心梗”。紧接着复查心电图,依旧是“临界正常”。
但患者的症状丝毫没有缓解:胸痛持续2小时不消退,胸闷、大汗淋漓的感觉越来越重。这组 “矛盾信号”,恰恰是年轻心梗患者最危险的“伪装”。
“不能只看单子,得盯着人!” 患者被紧急送到医院后,胸痛中心绿色通道随即启动。“这不是普通胸痛,高度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5分钟内,心内科医师赶到现场会诊,结合患者的持续症状和检查动态变化,医生果断判断:“必须立刻做冠脉造影,不能等!”
导管室里的造影结果印证了判断: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中段完全闭塞。这是给心肌供血的“关键血管”,堵死的每一分钟都在吞噬心肌细胞。手术团队迅速行动,球囊扩张、植入支架,短短时间内,闭塞血管被打通,TIMI血流恢复3级。
据世博高新医院胸痛中心接诊医生介绍,这个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年轻急性心梗患者逐渐增多,他们往往没有传统危险因素,症状和检查结果也更“隐蔽”,容易被忽视。
“无论年龄大小,若出现突发胸痛(尤其是向左肩、背部放射)、伴胸闷、大汗、恶心,且持续不缓解,一定要立即拨打120。这些症状往往比单一检查结果更重要。”上述医生表示。
从120接警到患者入院,用时仅15分钟;从会诊到进入导管室,用时仅27分钟……“这场救治背后,是世博高新医院‘急重症一体化’理念的落地,也是胸痛中心标准化流程、多学科协作的高效运转,更是医护人员对‘每一个生命信号’的敏锐捕捉。”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