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任兆潘
10月10日上午,菏泽华厦眼科医院四楼会议室内暖意融融,一场专为老年朋友打造的眼病科普讲座在此举行。二十余位老年朋友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菏泽华厦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菅东利结合近 20 年临床经验与援非医疗经历,为大家系统的普及了老年常见眼病知识,尤其针对屈光性白内障的诊疗规范进行了深度解读,为老年朋友送上实用的眼健康 “守护指南”。
解析老年常见眼病,筑牢健康第一道防线
讲座伊始,菅东利院长首先梳理了老年人高发的眼部疾病类型。他指出,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老化、眼部调节功能衰退等生理变化,使得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成为威胁老年眼健康的常见疾病。
“很多老年人觉得视力模糊是年纪大了该有的情形,往往容易忽视潜在的眼病风险。”菅东利院长结合临床案例分析道,白内障初期虽仅表现为视物模糊、眩光等症状,但放任其发展可能有导致失明的风险。他特别提醒,随着年龄的增大,建议60岁以上老人定期做眼科检查,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更好地守护老年视觉健康。
针对现场老人关心的“如何初步自我判断眼病类型”问题,菅东利院长给出了实用建议:青光眼常伴随眼压升高与剧烈头痛,而白内障多为无痛性视力渐进下降,可通过症状初步鉴别;若出现夜间视力骤降、对强光敏感等情况,则需警惕屈光性白内障的可能。
重点阐述屈光性白内障,把握时机与个性化方案并重
菅东利院长在本次讲座中重点围绕屈光性白内障的诊疗展开了详细阐述。他首先明性白内障并非单纯的晶状体混浊,单纯的白内障多表现为渐进性视物模糊,色彩辨识度降低等症状,而屈光性白内障诊疗是将白内障导致的晶体混浊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一并解决的救治方案,就像白内障合并老花眼的诊疗手术。
谈及治疗,菅东利院长明确表示,手术是理想的诊疗方案,但屈光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与传统认知不同。“不必等到视力降至看不见再做治疗,只要出现视觉质量下降、原有眼镜失效或眩光影响生活等情况,就应考虑手术。”
作为熟练掌握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专家,他详细讲解了手术的核心逻辑:“通过超声乳化技术摘除混浊晶状体后,植入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是关键。”他介绍,目前有单焦点、双焦点、三焦点及散光矫正型等多种晶体可供选择,功能性晶体更针对眼部情况复杂及术后视力要求更高的患者,像三焦点晶体可实现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散光矫正型则专为合并散光的患者定制。
结合临床经验,他分享了典型病例:一位 58 岁白内障患者术前合并400度近视与150度散光,植入三焦点晶体后视力恢复至1.0,彻底摆脱眼镜束缚。同时他提醒,晶体选择需结合眼部条件、生活需求综合评估,例如经常阅读书写、使用电脑的患者更适合三焦点晶体。
眼科免费检查服务,让每个人都享有眼健康
讲座结束后,菏泽华厦眼科医院贴心的为到场老人提供了免费视力检测、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多项免费服务。不少老人表示:“菅院长讲得通俗易懂,解决了我们多年的困惑,这样的科普太及时了。”
菅东利院长最后表示,医院已建成覆盖小儿眼病、白内障、屈光、眼底等多亚专科的诊疗体系,未来将持续开展科普讲座与公益筛查,为更多老年人守住清晰 “视界”,让更多人享有眼健康的权益。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