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高孝扬
为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普及政策,切实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东明农商银行菜园集支行开展“金融知识大讲堂”活动,将实用的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为村民带来接地气的科普服务。
通过走访农户解村民对金融知识的实际需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信息滞后、防诈意识薄弱、理财渠道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菜园集支行采用接地气的方式,确保村民听得懂、用得上。工作人员用“身边事”讲解金融知识。通过“假冒银行员工收费”、“虚假扶贫贷款”等典型案例,揭露诈骗手法,传授“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的防诈口诀;通过对比活期存款与定期理财的收益差异,引导村民合理规划自己的“钱袋子”。
活动现场,菜园集工作人员用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为生动脚本,为居民们详细讲解了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特点。同时,也帮助居民在面对各类金融信息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此外,工作人员还耐心指导老年居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加强了对贷款类诈骗、金融投资理财类诈骗等常见诈骗类型的防范知识宣传。他们向广大消费者详细介绍了电信诈骗的特点、常用方式以及如何识别和防止受骗等实用方法,让公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金融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投资理念,有效提升人民群众防诈“免疫力”,切实保障公众的切身利益。
面对“手机银行怎么用”“如何转账”等疑问,工作人员现场手把手教学手机银行操作,并发放宣传单供村民随时查阅。“以前接到诈骗电话就慌了,现在知道要报警核实!”村民张大爷感慨道。不少农户表示,通过活动不仅学会了保护“钱袋子”,还了解到农商行的各种普惠金融产品。
菜园集农商银行聚焦重点人群,精准滴灌金融甘霖。面向老年群体,宣讲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重点讲解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识别非法集资、安全使用银行卡等知识,提醒老人们守护好“钱袋子”,远离高收益诱惑,提高警惕性。面向乡村居民,结合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政策,详细介绍助农贷款、普惠信贷、存款保险制度等惠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普及个人征信的重要性,助力农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面向青年学生,走进校园,开展“金融知识第一课”活动,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远离“校园贷”、“套路贷”等陷阱,珍惜个人信用记录。
金融知识普及是乡村振兴的“软地基”。东明农商银行菜园集支行将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携手农户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